《論語》有言:“仁者安仁”,安仁之名由此而來。一張四方桌,四把竹編椅,一杯蓋碗茶、一把長嘴壺、幾個人圍坐一起……曾經和現在,都是安仁休閑、社交的獨特方式。走在暮色四合的街區,腳下是上百年的方磚青瓦,抬頭是漸盈漸虧的微白月色。這里的公館文化從始至終,這里的生活簡單滿足,這里的人們祥和喜樂。
——時代樓盤《“一軸一線四院”的空間美學 | 成都》
攝影:魯冰
堆積的沙粒
感謝網絡,使我們能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美好,讓我們可以‘發布’自己的‘新聞’。所以我們拍照 我們錄像 我們寫日記 我們做總結,我們上網‘播報’生活的喜怒哀樂,像堆沙子一樣,一粒一粒地堆積自己的生活片段,仿佛這些沙粒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。
當然,獲得點贊是開心的、獲得夸獎是愉悅的,于是,我們不再看山川河流我們只找尋最佳拍照點、我們不再嘗珍饈美味我們只認真挑選濾鏡。我們不再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,我們上網點贊、評論、轉發,我們的視線可以無限延伸,我們的視野可以無限寬闊,我們每天都在興致勃勃地‘吃瓜’,卻不在意身邊的變化。
網上的世界波濤洶涌,我們的內心毫無波瀾 。
▼寧靜的水院

攝影:魯冰

攝影:魯冰

▼水院漣漪

激起的漣漪
如果說漩渦是我們內心中生生不息的充盈的愉悅,那么漣漪就是我們平淡生活中的擊中心靈的片段。如蜻蜓點水般,短暫的,微弱的,敏感的,蕩漾開去,然后歸于平靜。所以我們拍照我們錄像 我們寫日記 我們做總結,我們記錄過去的喜怒哀樂,我們記錄生活中的一片片漣漪,是為了更敏感地感知生命,是為了更細膩地回味生活。

綿延的生活
漣漪,是真實的生活碎片,是轉瞬即逝的感覺,是第一人稱的事件。我們不是網絡數據,我們不是行尸走肉,我們的內心不會一潭死水。那一次次激起的漣漪,蕩漾開去的,綿延不斷的,是我們經歷的生活,是我們前行的動力,是我們活著的證明。
平面布局
在漣漪的平面布置上,我們對景觀設計的內容和風格進行了研讀,然后結合漣漪設備的安裝要求,進行了整體的平面布置。漣漪發生器有各種規格,我們根據大小漣漪振動開的直徑來搭配,實現更加接近自然的漣漪配比。
▼漣漪平面布置圖

要點和難點
產生漣漪效果的設備,對水位的要求非常嚴格,一般水位嚴格要求控制在5mm以內。5mm?對的,沒有寫錯,水深是決定漣漪效【能不能形成漣漪】最重要的部分。在這個項目中,各方對我們要求的水深一直存疑,最后效果的實現還是調到了目標水深。施工單位的土建工藝細致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。
▼漣漪部分5mm水深效果

為實現最好的漣漪效果,池底鋪裝必須使用黑色拋光面的材質。池底鋪裝的顏色和表面處理方式,直接決定了【漣漪可見不可見】。水池反射能力越強,漣漪的效果越明顯。水池材料的選擇上,例如整石拋光,中國黑石材拋光,樹脂類材料拋光。
▼漣漪池底黑色石材

為實現最好的漣漪效果,水池周圈必須設置溢水。漣漪需要設置在周圈有溢水的水池,以防止振開的漣漪撞到池壁回彈,這個決定了【漣漪好不好看】。為了確保穩定的溢水效果,溢水邊的堰口需要做到絕對水平。
▼漣漪池部分設置溢水

漣漪設備的廠家選擇少,施工單位沒有安裝經驗。
▼漣漪設備圖

綜上,土建施工的的挑戰毋容置疑。由于這個項目的水池很大,很多要求確實很難達到。所以,我們考慮了池中池的方式,弱化土建施工的難度,確保漣漪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安仁成都院壩項目的業主方團隊,在對效果,施工難度,成本造價各個環節都不懼挑戰;水景施工單位博利爾給予了極大的支持;素水設計團隊展示了高度的專業精神,才得以呈現這樣一個案例。

項目團隊:安仁成都院壩
設計:素水設計
安裝:博利爾噴泉
攝影師:魯冰 |